哈比笑不龙嘴 – 星洲网 新春特备

从除夕至元宵的传统习俗  你知道几个?

要说一个华人最注重且最热闹的传统节日,相信一定非农历新年莫属。

过年历史悠久,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,有许多还相传至今,如买年货、扫尘、贴对联、吃年夜饭、守岁、拜年、舞龙舞狮、拜神祭祖、游神、庙会、赏花灯等。

随着时代发展,尽管很多习俗已经慢慢消失。但是,节日的礼俗包含了纪念祖先的仪式,及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重大义意。

小编接下来就要盘点从年三十至元宵的传统习俗,快来看看你知道哪几个?

年三十:除夕夜吃团圆饭

年三十又称除夕夜,是一家人吃饭的重要日子,重要性不下年初一 。

重点活动包括吃团圆饭、卖懒、以及将利是钱放在枕头下,又说必须要在入夜前洗澡并吹干身体,不能湿着过年,寓意去旧迎新。

年初一:穿新衣,说吉祥话

来到大年初一,当然是新一年开始,每个人都想有个喜气洋洋的新开始,因为会穿上新衣新鞋,互相祝贺好说话。

留意习俗上年初一不能洗澡、洗头、洗衣物、打扫和倒垃圾,据说这会把新一年的财运及好运洗掉。

年初二:回门日

年初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,俗称“回门”,如带上礼物必定要是双数。

年初三:赤口

年初三又称赤口、赤狗日,容易和别人发生争执,习俗上不宜外出拜年。

因此,不少人会选择于这一天出门,到庙宇祭拜。

年初四:迎灶神

年初四据说是迎灶神日子,家里要准备好祭祀用的牲礼果品、焚香点烛,恭迎灶王爷回来守护家人。

据说此时灶王爷会点名,确认人数,所以这天不宜外出。

年初五:迎財神、開工日

年初五俗称“破五”,据说初一至初四累积的垃圾会成为“财气”,但到初五就会成为“穷气”。

因此,要把家里整理清扫干净,才能“送穷出门”,确保家中未来一年充满财运和好运。

传统上亦有不少商铺会在初五开市,并有许多商户会在这天拜财神,祈求增添新年财运。

年初六:送穷

这一天很多商店餐厅才会正式营业,而且要大放鞭炮。

另一个特别的习俗则是“送穷”,可以在初五或初六这两天,将过年期间没有丢的垃圾丢出去,又叫送穷鬼。

年初七:人日/撈生日


据说初七是“人日”,即人人都生日,需要互相恭祝、保佑对方,不能互相冒犯,所以忌太多碰面,又有“七煞日”之说。大马和新加坡会在这天捞鱼生,俗称捞生。

年初八:诸星下界的日子

这一天传说是稻谷的生日,如果这一天天气晴朗,则一年丰收;天气阴的话,则代表歉收。

年初九:玉皇大帝诞辰

据传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辰,因此这天要准备祭品,在庭院、寺庙或是露天的地方祭拜,恭贺玉皇大帝并祈望庇佑。

年初十:石头的生日

这一天有习俗认为是石头的生日,因此举凡磨、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,甚至还要祭祀石头。

年十一:子婿日

这一天俗称子婿日,相传岳父要宴请女婿,祝子婿及其家庭如意和睦。

年十二:请女儿回来吃稀饭配芥菜

如果嫁出女儿正月初二未回娘家,娘家父母就会在正月十二请女儿回来。过年期间,每天都大鱼大肉,此时就煮些清淡的稀饭,配上芥菜(俗称长年菜)让女儿吃,企盼女儿能身体健康,事事如意。充分表露父母对女儿的爱与关怀。

年十三:舞狮、飘色、游神、庙会

正月十三、十四,舞狮、飘色、游神、庙会。也有传说正月十三是“灯头生日”,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,称为“点灶灯”,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,正月十八落灯。

年十四:开始结灯棚

民间俗称“十二搭灯棚”意思是元宵节将近,村庄中的管事人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,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。

年十五:元宵

一般传统认为,到年十五就是新年节庆的完结,因此这一次会举办夜间活动尽兴,包括猜灯谜、提灯笼,又俗称元宵节或灯节。过了元宵,新年就正式结束。